艺术学院教学团队介绍
艺术学院共有4个教学团队:广西及东南亚特色音乐舞蹈教学团队、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团队、文化创意设计教学团队、器乐演奏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团队,其中广西及东南亚特色音乐舞蹈教学团队为校级重点教学团队。2019年艺术学院“学、训、展、行一体化—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”教改项目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。
各团队在建设过程中,积极打造一流专业、一流课程,把课程思政、立德树人元素融入课程建设中,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,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各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果 | ||||||
团队名称 | 教研成果 |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| 指导学生互联网+项目 | 课程建设情况 | 获奖情况 | |
广西及东南亚特色音乐舞蹈教学团队 | 结题4项 在研6项 | 国家级3项 省部级8项 校级9项 | 12项 | 特色课程6门 | 教师参赛获省部级奖10项,指导学生参赛获各级各类奖百余项 | |
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团队 | 在研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、在研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 | 30余项 | 30余项 | 校级一流课程1本、校级重点课程2门 | 教师参赛获国家级奖1项,省级奖7项;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奖1项,省级奖15项 | |
文化创意设计 教学团队 | 在研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、在研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 | 国家级6项 省部级10项 | 10多项 | 校级一流课程1本、校级重点课程1门、校级精品课程1门 | 教师参赛获市厅级奖5项、校级奖2项;指导学生参赛获省部级奖1项、市厅级奖80项、校级奖1项 | |
器乐演奏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团队 | 在研教改2项 | 省部级1项 校级4项 | 3项 | 特色课程2门 | 教师参赛获省部级奖3项、指导学生参赛获省部级、市厅级奖5项 |
广西及东南亚特色音乐舞蹈教学团队是校级重点教学团队
负责人:黄宪副教授,成员:高级职称人员9名、双师型教师2人,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70%。
团队理念:以广西与东南亚音乐舞蹈的双向交流为特色,注重师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锻炼,打造教学品牌。
现有实践基地:广西群众艺术馆、南宁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、广西演艺集团。
建设目标:5年内申报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,科研课题2项,打造一流课程2门,争取把音乐表演专业打造成一流专业。
器乐演奏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团队
负责人:谢通博士,成员:5人,博士1人,硕士4人。
团队理念:在教学上运用中西方民族音乐元素教材,培养具有中西方音乐理念结合思维的人才,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,创办专业性、理论性、实践性强的教学师资。
现有实践基地:广西歌舞剧院、南宁市艺术剧院、小熊教育、初荷教室、柏音文化、南宁市群众艺术馆
建设目标:3年内申报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,科研项目2项;建设一流课程1门;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并获奖;每年举办3-4台音乐会,形式内容多样,体现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教学理念,丰富学习氛围,展示教学成果。
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团队
负责人:何江教授,成员:中高级职称4人,讲师14人,其依托的专业为自治区重点专业。
团队理念: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打通播音专业各类课程通道,搭建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平台,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实践能力。
团队现有实践基地:泰国曼松德皇家师范大学、泰国博仁大学、马来西亚拉曼大学、崇左广播电视台等。
建设目标:3年内组织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2-3项,省级一流课程1门,积极申报省级一流专业;注重师生竞赛能力培养,鼓励教师参加省级、国家级专业竞赛和教学竞赛,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。
文化创意设计教学团队
负责人:张少华教授,成员:高级职称教师5人、中级职称6人,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62.5%。
团队理念:致力于对地方民间工艺、民族传统文化的探索与研究,拓展文化创意设计教学,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文化创意设计应用型人才。
现有实践基地:猪八戒江南产业园、南宁务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建设目标:撰写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教材;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各级各类文化创意设计竞赛; 5年内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,申报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。